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这一次连梅婷也救不了!陈建斌被指“高估”差评如潮

日期:2025-08-11 21:35:48    标签:  

谁能想到,一向以“帝王专业户”著称的陈建斌,如今竟被网友群嘲“抢雷佳音的饭碗”?

自从《甄嬛传》中那个威严深沉的雍正下线之后,陈建斌仿佛一头扎进了“军警”角色的循环,再也没跳出来。虽然这些年他饰演的角色类型趋同,但凭借过往演技积累,他参演的作品收视成绩尚可。然而,最新剧集《暗潮缉凶》却让他遭遇滑铁卢,开播没几天评分就跌破5分,连梅婷的加盟都难以力挽狂澜。陈建斌,这位曾凭借演技封神的老戏骨,如今却被质疑“被高估”,实在令人唏嘘。

回顾陈建斌的演员之路,他并非一开始就走“帝王路线”。他真正让观众记住的,是那些接地气的小人物。早在2002年的《结婚十年》中,他通过细腻的眼神变化、真实的体态语言,展现了一个普通男人从青涩懵懂到成熟坚韧的成长。这种“生活感”强烈的演绎,让他走进大众视野。

2006年,他凭借《乔家大院》中饰演乔致庸一角一夜爆红,既有年轻人的锐气,又不乏老练商人的稳重。他在演艺路上的确有觉察到自己的“舒适区”——那些文艺范儿浓、略带窝囊的小人物。因此,他在《三国》中出演曹操时,选择打破常规,将“枭雄必狂傲”的气质与多疑狠厉融合,打造出一个截然不同的曹操形象。

更令人惊喜的是2014年他自导自演的《一个勺子》,片中他卸下威严,用蜷缩的身姿、呆滞的眼神与方言对白,将一个底层农民的质朴呈现得真切而动人。该片不仅让他斩获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与最佳新导演奖,也展现出他强大的角色塑造能力——既能诠释沉重,也能贴近现实。

然而,随着类似角色的不断累积,观众逐渐对他产生了“审美疲劳”。无论他演商人、帝王还是农民,似乎都透着浓浓的“陈建斌气质”,让人产生一种“演谁都是他自己”的错觉。演员表演一旦模式化,便很难再带来惊喜。更令人遗憾的是,他的高光角色“雍正”,竟成为他难以超越的高峰。

2011年《甄嬛传》中,陈建斌饰演的雍正堪称经典。他用冷静克制的表演,把帝王的不怒自威、疑心深重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特别是“滴血认亲”那场戏,他几乎不动声色,但一个眼神、一个呼吸,就能把角色的杀意、权谋和深层情绪推向高潮。他用表演告诉观众,真正的狠,是沉默中的锋利。

正因如此,当观众看到如今的他频繁出现在刑侦剧里,且一再重复“老警察”“憋屈男”这些角色时,不免产生失望。《暗潮缉凶》本是备受期待的硬核刑侦剧,导演曾打造过《黑土无言》,编剧是悬疑老手,还有专业法医团队参与,卡司方面也有梅婷压阵,原本是稳妥的“收视王炸”。

但剧集播出后,争议迅速发酵。陈建斌饰演的连海平,本应是个寡言少语但破案如神的硬汉,却在表演中显得缺乏气场,面对嫌疑人时语气软绵、神态松散,像在和邻居“唠家常”。与梅婷对戏时,情绪张力完全不在一个频道,甚至被观众吐槽“梅婷一人撑起两人的戏份”。剧集开分6.2,三天后迅速跌至5.1,弹幕一片“陈建斌劝退”。

问题出在哪?除了表演上的疲态,更关键的,是观众对于“小人物”的要求已经发生变化。雷佳音、沈腾也因角色同质化被质疑,从《满江红》中的秦桧,到《长安的荔枝》里的李善德,再到《酱园弄》的薛至武,这些人物虽时代背景不同,但“窝囊中年”的核心设定如出一辙。

陈建斌亦是如此。无论是《一个勺子》的农民,还是《暗潮缉凶》的警察,他似乎总在沿用相似的“表演模板”:憋屈、木讷、慢吞吞。这种过于自洽的角色选择,让他错失了不断刷新观众认知的机会。相较之下,张译就是个值得参考的反面教材。他能在不同题材、不同身份中灵活切换——《红海行动》里的特种兵、《一秒钟》里的逃犯、《悬崖之上》里的特工,形象各异、层次分明。

而陈建斌,自《一个勺子》之后,仿佛就困在了苦情窝囊的角色设定中,难以自拔。即便在《黑土无言》这类正剧中,他依旧用压低嗓音、拖沓步伐来塑造人物,被业内批评为“把复杂性标签化”。

如今的陈建斌,被调侃“抢雷佳音饭碗”并非空穴来风。在张译为《三大队》减重20斤、雷佳音研究唐代官职力求还原角色时,这位手握飞天奖、金马奖的实力演员,是否也该放下“老戏骨”的包袱,重新思考如何破局?

真正的表演,从来不只是重复熟悉的套路,而是敢于自我革新,敢于突破安全边界。观众已经看过你最好的雍正、最深情的小人物、最真实的农民,现在,他们更期待一个陌生、未知、充满新意的陈建斌。

希望他能走出角色困局,不再困于过去的辉煌,再次带来令人惊艳的转身。

相关花絮

耐心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耐心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